理财产品要让老百姓看得懂
购买过银行理财或基金产品的消费者都有类似的经历:在购买产品前,需要签一个较为复杂的条款知情书或同意书。有调查显示,不少人都是“闭眼签”,还有一部分人是硬着头皮自己研究后,或者听业务员解释一些让人似懂非懂的专业术语后,再签下“同意”。
除了冗长晦涩的条款,还有一些产品名称模棱两可,有时容易误导消费者。如结构性存款,名为“存款”,实为理财产品。此前,有不少商业银行就是因为结构性存款产品的过度开发和不规范行为遭到银保监会巨额罚款。
一直以来,这类让人看不懂的金融理财产品为数不少,不仅被消费者频频吐槽,而且屡遭监管部门处罚。根据监管披露,现实中,一部分金融投资理财产品设计复杂,一般消费者无法弄清其投资运作原理;还有一些则是机构出于免责或其他考虑,刻意让消费者看不明白。
先说前者,当前理财产品挂钩的标的物包括了利率、汇率、股票、基金(多为股票型基金)、指数(多为股票指数、商品指数)、期货等,不少产品设计颇为复杂。挂钩的标的物不同,产品的风险等级也有较大差异。由于市场变化较大,在短时间内,同一产品的风险等级可能出现较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波诡云谲,一些品种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大幅震荡,甚至暴涨暴跌。专业的投资人都会遭遇“滑铁卢”,更何况普通消费者,因此有些稳健型产品需要通过复杂的设计来对冲相关风险。这类让人看不懂的产品,虽然不是刻意为之,却可能成为金融理财产品投诉的高发地带。一旦投资收益未达到预期或者导致本金受损,晦涩的条款就成了消费者的重点投诉对象。
还有一种情形,金融机构刻意设置一些让消费者看不懂或容易产生误会的条款。如在监管此前披露的案例中,个别银行存在利用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的情形,或者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表述,向潜在消费者虚假宣传预期收益率,以达到提高销售的目的。银保监会11月初披露的公开罚单中,就存在部分理财公司因“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展示不规范”受到监管处罚。
对于此类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要持续亮剑,加大处罚力度。当前,我国理财市场日益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我国全市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已超30万亿元。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9145.4万,其中个人投资者数量达9061.68万人。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商业养老金融产品近日也迎来大范围扩容。
理财产品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让老百姓看得懂这些产品,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也是维护市场健康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市场日益规范,才不会被老百姓用脚投票。消费者的信任,才是理财市场真正实现良性发展的前提。